首页 >> 云南朱兰

问需扶贫富裕山区百姓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贵州毕节探访记单叶吴萸

文章来源:施甸农业网  |  2022-10-27

“问需扶贫”富裕山区百姓——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贵州毕节探访记

“问需扶贫”富裕山区百姓

——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贵州毕节探访记

毕节市中建乡民主村返乡农民工罗玉福和让他致富的羊群。陈龙摄

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因发展乡村旅游而脱贫,图为该村小朋友在自家农家乐附近玩耍。本报记者李哲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偏远山区,基础条件较差、经济发展不足,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贵州毕节山高田少、地瘠民贫。作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0多年来毕节在扶贫攻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毕节又在精准扶贫、问需扶贫思路的指引下,向贫困全面宣战,取得了可喜进展——

初冬时节,踏访贵州毕节——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日报》记者被这里热火朝天的脱贫致富劲头深深感染。据统计,今年1至9月,毕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在精准扶贫、问需扶贫思路的指引下,预计到2018年,全市将摘掉“贫困帽”。

精准扶贫 不撒胡椒面

浓雾中,盘山公路越来越陡峭,当车子终于停稳,记者来到了素有“黔西小西藏”之称的红板村。

在毕节市,红板村是一类贫困县的一类贫困村。有史以来,高寒的气候、贫瘠的土地、陡峭的山路将红板人困在了贫穷之中。

资源有限,扶贫切忌撒胡椒面,“我们中建乡6个村中有5个是贫困村,2012年,我们决定整村推进,先把最穷的红板村扶起来”,黔西县中建乡党委书记唐宝书告诉记者,确定了红板村为目标,又通过“四看法”从全村446户中选取了163户作为精准扶贫对象。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唐宝书说。对象选出后,则需要制定精准的扶贫措施,“支部 合作社 农户”是红板村采取的扶贫开发模式。结合红板村林地丰、耕地贫的现状,村支部成立了养鸡、养牛、养羊、养猪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养殖奖励、科学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创造出一条致富脱贫路。

记者了解到,现在全村种植核桃3350亩,林下养鸡5000羽,发展种草养羊65户,发展能繁母牛养殖27户。让每个贫困户都有相应产业支撑或项目扶持,每个在家劳动力都能接受培训并掌握1至2门农业适用技术。

“2013年开始,我家养了32只羊、8头牛,政府奖励了我17000元,我自己又借了9000元。今年一年就赚了差不多4万元。”唐元刚的老婆刘光芬笑着说道,原来去工地上当杂工,一年挣不下几个钱,现在好了,3个孩子的学费也终于有了着落。

在精准扶贫的同时,基础建设必不可少。2013年,村支书瞿开维带着全村人修起了连户路,几千个劳动力夜以继日,终于在泥浆路上铺上了水泥。据了解,红板村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127.4万元,用于水、电、路、讯、房和教育、生态环境等建设。瞿开维告诉记者:“2013年前,红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620元,预计今年将达5800元以上。”

产业扶贫 要问需而行

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村口,郝守华一家正热火朝天盖着自己的新瓦房。就在一年多前,他们还和哥哥一家、弟弟一家共同挤在破旧的祖房里。发生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一个小小的香菇。

虽然没有红板村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然而,新桥村人均0.2亩土地的自然禀赋依然实现不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黔西县洪水镇党委书记朱绍顺说,新桥村要想脱贫,选准产业是关键。

人均耕地虽少得可怜,但新桥村的土地还是比较肥沃,再加之便利的交通,这里很适合发展精细化的现代农业园区。经过考察发现,新桥村是天然优质的食用菌家园。“我走过了全国不少地方,发现这里的气候最适合培育食用菌,可以实现一年四季出菇。”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孟谈告诉记者,此外,黔西县属农业生产大县,这里生产食用菌所需原料——林副产品、木材加工厂和农业生产的下脚料也十分丰富。

产业找准了,发展模式也得因地制宜。当地采用“公司 合作社 标准化生产基地 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由公司统一制定生产技术标准,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统一繁育供应菌种和菌棒,由合作社统一按标准组织生产(出菇)管理,由公司统一按8元/公斤的保护价回收、加工、销售产品。

致富的希望就在面前,然而,多年来穷怕了的村民谁也不敢投入资金去购买育菇菌棒。无奈之下,朱绍顺召开了全镇干部大会,当着大家的面,掏出15000元钱,并说服所有的干部都确定了自己的帮扶对象,为每个帮扶贫困户垫付5000元的启动资金。

“一个大棚可以培育5000个菌棒,每个成本2.6元,一户需要1.3万元的启动资金。我们镇干部为每户垫付5000元,剩下的等收获后再付给企业。”朱绍顺告诉记者,就在干部们“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一段时间后,食用菌产业终于走上了正轨。

“我从去年10月开始种菇,到现在赚了3万元左右,手里有了钱就想把房子盖起来,政府又给了1万多元的建房补贴,我再种上一两季菇,房子就能盖起来了!”终于拥有了自己新房的郝守华说。

金融扶贫 撬动大资本

有力气没资金,是制约许多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所在。为了撬动金融扶贫投入,毕节市探索出“一市五金多套餐”的扶贫新机制。“‘一市’即免费苗木超市,‘多套餐’即精准扶贫多项扶持套餐,而‘五金’则是指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抵垫周转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风险兜底资金、产业发展担保资金。”毕节市扶贫办副主任付立铭介绍,目前,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资金贴息1999.39万元,已撬动了农商行放贷9583.7万元,撬动贫困户自筹资金3551.55万元。

“饲养母牛,每户可申请贴息贷款24000元,贴息年限3年;饲养蛋鸡,每户可申请贴息贷款10000元,贴息年限2年等。”毕节市农商行吉普龙片区总经理葛兴茂介绍说,年限内的利息全部由政府承担。

精准实用的好政策吸引了不少打工者返乡创业。“听到这个政策以后,我辞了广州的工作,准备在老家贷款养牛、养猪和养鸡。既可以赚钱,又能照顾家人。”七星关区阿市乡雄垮村村民李正清说。

“除小额贷款贴息资金之外,我区还投入300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兜底资金,对发展产业而遇人力不可抗逆因素造成经济损失达30%以上的贫困户给予补偿。针对能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脱贫的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我区每年投入300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对其进行扶持,同时由区财政向区生态畜牧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增资注入300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担保资金,为规模化种植养殖企业贷款提供第三方担保。”七星关区扶贫办主任丁雪梅介绍。

数据显示,1987年到2014年,毕节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2123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2元增加到6223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22.06万人。

“毕节要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说,毕节目前仍有贫困人口166万,要力争到2018年摘掉省级贫困帽。 (本报记者 李哲)

延伸

河北大厂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00%

本报讯 “住上这新房子再也不愁冬天受冻了!”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邵府镇双臼村低保户徐元清老人告诉记者,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他家圆了新居梦。

“大厂县一直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大厂县委书记张秉舜告诉记者,为使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实现优先改造,2014年,大厂县累计投资320.4万元,为农村全部62户低保户、优抚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修缮或翻建住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切实让政策惠及民众,结合县域实际,大厂县研究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实行“三级核查”机制,最终确定了50户d级(需拆除重建)农户和12户c级(需局部修缮)农户,每户补贴款分别提高到6万元和1.7万元。工程建设中,镇、村两级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安全宜居。

该县还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建、分散改造”的形式,各危改户以危房补助为基础,根据自身情况自筹部分资金,并由各户指定施工队伍,结合自身意愿设计修建新房,专项资金则在改造开始前及改造完成后,通过“一折通”分两次发放到应补贴农户手中。

“今年,县里制定了危房改造3年行动计划,将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扩大到一般贫困户,目的是让每一户农村困难群众都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大厂县县长吴文凯说。 (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王福龙)

新闻资讯烟台救护车跨省出租2022已更新

新闻资讯献县长途跨省救护危重病人病人长途转运费用多少2022已更新

眉山转院救护车长途救护车跨省护送2022已更新

新闻推荐抚州市过河管道水下安装今日价格一览

今日推荐韶关长途救护车出租今日资讯一览表2022已更新